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4月19日下午,16877太阳集团表演系特邀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经理穆海亮教授开展了《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审视与反思》线下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表演系赵光强副主任主持,16877太阳集团王冠经理、表演系陈阳主任、吴红副主任、全体教师及2020级员工参加了此次线下学术讲座活动。
讲座第一部分,16877太阳集团特聘教授颁证仪式隆重举行,王冠经理代表学院向穆海亮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向穆海亮教授颁发特聘教授聘书。
讲座的第二部分,首先穆教授从宏观上为大家梳理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基本成就,简要概括了近一二十年现实题材戏剧创作与之前相比呈现出的崭新时代风貌,其中包括思想的开掘与打造;其次根据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局限性进行反思,主要包括在题材上的撞车与扎堆现象、人性开掘的力度与幅度、艺术完成度不高等方面,从学理层面为大家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根据“宁夏秦腔”与“话剧陕军”的选取原因、选取背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创新以及带来的启示与意义进行阐释,并鉴赏视频《王贵与李香香》,感受秦腔的风格,学习秦腔与唱歌大师班结合呈现的创新方式;最后,穆教授表示现实题材的戏剧创作应持有的态度:可以追求“现实”意义,但不可沉醉于“现实”逢迎。为大家讲解习总书记所提出的文艺创作要有宏大的叙事力以及细节的描摹,要把全景式的观察与显微镜式的剖析结合起来,文艺工作者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要有理想,有抱负,有艺术追求理念。
讲座的第三部分,由表演系骨干教师张维政与杜芳分别从当今戏剧创作的方向与戏剧现代性的理解进行提问与互动交流。张维政老师心系课程组的创作工作,就平时的教学、在当下陕派话剧如日中天的背景下,结合新时代青年的审美理念,向穆教授请教如何创作出更能彰显陕西文化的作品;杜芳老师首先向穆教授答谢了昔日的教诲之恩,并将穆教授的严谨学术之风不断投入在艺术创作工作之中,借此宝贵机会,向穆教授请教在时代、语境的不断更迭中,如何更好的理解戏剧现代性。穆教授向两位老师表达肯定的同时,并根据自身经验以及所感所知所想,为两位老师耐心解答且和蔼指导,并结合自身经历为表演系未来的创作发展给予建设性的指导。
讲座的最后,表演系全体师生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穆海亮教授的精彩讲座,穆教授以其谦虚谨慎、溢于文辞的学识感染着每一位师生,在场的所有师生对于穆教授的到来感到荣幸且珍贵,并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邀请到穆经理来公司进行学术讲座;穆经理也表示希望可以不断加强与太阳成集团的交流、讨论与合作,也诚挚邀请太阳成集团的学子可以加入到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队伍当中,一同进行学术探讨与研究。此次讲座是表演专业又一次思想上的深入碰撞,为表演系师生树立正确的艺术创作态度,坚定鲜明的立场和正确的方向,站在人民的角度创作,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用时代的笔去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为后期表演系创作发展、学术科研提供了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为现实戏剧题材创作的探索开拓了更宽广、更深厚的维度。
教授简介:
穆海亮,南京大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经理,硕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入选西安市“百青”文艺人才、陕西省“百青”文艺人才。
主要从事戏剧史论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等基金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上海剧艺社研究》,在《戏剧艺术》《戏剧》《戏曲艺术》《戏曲研究》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及评论百余篇。曾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田汉戏剧奖•理论评论奖”、“黄河戏剧奖•理论评论奖”等。